除了为社区的居民服务之外,还面向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延时供餐、优惠开放”,就餐服务时长延长,5—6元“小哥套餐”,热乎饭、吃得好、花得少……近日,合肥市新站高新区光明社居委“好食光”社区食堂迅速“出圈”,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推进社区、商圈、楼宇等“友好场景”建设,从办实事、解难题做起,合肥市以“小切口”破题创新,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热忱,贯通融合新就业群体党建与细化基层治理、凝聚服务群众。据悉,“好食光”社区食堂这样的暖“新”食堂,在合肥已经有了181家。
合肥市有快递品牌服务商9个,外卖送餐区域分公司2个、合作企业19家,网约出行平台46个,网络货运平台企业16家。各地党委社会工作部门常态化走进平台企业、合作企业,街道社区与261家快递加盟企业、112个外卖送餐站点普遍建立联系,22.6万名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意见建议有表达渠道。
“新就业群体虽然流动性大,但也有依托,最终还是落在社区,住在小区。我们将企业、服务商、网点站点摸清,交给社区,纳入常态化联系群众范围。”合肥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说一句温暖问候、划一席临时停车位、递一张歇脚座椅、给一次免费充电、送一杯暖心茶饮、供一份优惠餐食、行一次如厕方便、做一次热心巷导、借一把应急雨伞、备一盒急救药品”,庐阳区依托四牌楼商圈和淮河路步行街建设“友好商圈”,引导商户加入关心关爱“十个一”微行动。
社区食堂向新就业群体开放,暑期子女托管有去处,街边门面常常可以看到“友好商户”指示牌,“心头事”有人听、有人管。目前,合肥市建成友好社区、友好商圈、友好楼宇、友好医院等“友好场景”696个,优化升级“歇歇角”“幸福驿站”2391个,带动1514家商户参与暖“新”关爱传递,在合肥,“友好场景”已变成随处可见的风景。
合肥各社区面向新就业群体招募社区合伙人,社区“积分合伙人”多了,社区治理的“金点子”就多了。合伙人和志愿者都可以凭借“积分”,在辖区范围内享受物业费、购物消费、老年食堂爱心餐、免费体检等优惠和服务。
“我们社区每年面向新就业群体聘请‘社区治理公益观察员’,结合骑手们走街串巷的优势将医保、反电诈等政策宣传单页在送餐的同时送到居民手中。每年量化新就业群体参与治理情况,试行提供积分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商圈商户代金券等,实现‘奉献-积分-回报’良性循环。”长丰县峰宁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合肥,从晨光熹微到夜幕低沉,奔忙在小区和楼栋间的快递小哥,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骑手,行驶在路上的网约车司机和货车司机……他们都在联系一城百业,服务千家万户中,实现了与这座城的相互“抵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