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浙江省瑞安市马屿镇中心小学教师林某某,因为不当惩戒学生被行政拘留。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对于教育惩戒边界、师德师风以及家校矛盾的广泛讨论。
这件事情发生在今年4月份,如今一个多月过去了,闹剧却还远远没有结束,由这场闹剧所带来的影响也远远没有结束。
这件事情的起因是2025年4月17日下午,四年级学生陈某某在数学拓展课上用水枪喷向教师林某某面部,导致其面部和眼睛进水。林老师情绪失控,掐住学生脖子扇耳光,并将其抱到三楼窗口悬空威胁。
家长最早没有觉察到事情的严重性,直到发现孩子颈部的伤痕追问以后才知道实情,随后拨打12345投诉,但教育局两次回复强调老师已经道歉和批评教育,家长不甘心,最终选择了报警。
5月18日早晨,瑞安市教育局通报,林某某存在威胁学生人身安全的行为,对其作出记过的处分,校长被诫勉谈话,公安部门对他行政拘留。
这件事情暂时得到了平息,但是在这件事情当中,各方都受到了影响,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对学生来讲,因为这件事产生了心理阴影,抗拒上学,需要长期的心理干预。身体伤害虽然比较轻,但是心理上的创伤可能影响其未来的成长。
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一场风波之后,这个学生在这个学校的命运基本上结束了。所有的老师对他可能都会闻之色变,所有的同学也大概不会选择跟他成为朋友。而这个学生要想继续上学,可能只剩下转学这一条路了。原本可以在这里好好上学的,原本可以在这里小学毕业,但是这件事情对这个孩子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对于林老师来讲,他的职业生涯从教30多年,自称从未想过伤害学生,但因为一时的冲动已经带来了记过的处分,可能会导致职业生涯的终结。而这个老师的声誉因为这一次事件,可以说是声名狼藉,虽然整个社会上不乏同情林老师的声音,但是他的职业生涯基本上结束了。他这一生积攒的名誉,可能也因为这件事也变得一文不值。
而对于家长和学校来讲,因为这一件事情导致信任危机的加剧,家长对学校的安全管理质疑会越来越重,而校方初期处理老师被批袒护老师,暴露出家长和学校之间沟通机制的失效,教育局和公安部门虽然最终严肃处理,但是这事件已经严重损害当地教育系统的公信力。
所以在这件事情当中,无论是家长,无论是学校还是教育管理部门都承载着来自这件事情的压力。家长觉得学校不负责任,袒护老师,学校觉得学生以及家长表现太过分,本来不是一件特别大的事情,现在搞的全天下皆知。教育局原本打算小事化了,但现在被迫出来面对。
事情发展到今天,所有参与的的各方都受到了明显的压力,也都造成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危机。
社会方面,又会引发对教师惩戒权的讨论,如何区分合理的惩戒与暴力体罚,如何处理家校矛盾,如何避免教育成为公共事件,这些问题折射出当前教育生态当中制度规范和人性化管理的失衡。
但是有一点需要确认的是,当前对教育实践、对老师实践的讨论又上了热搜,整个社会对学校对老师的影响会进一步变差,教育已经不是一方净土,早就已经变成了一场婆婆妈妈的一地鸡毛。
这件事情发展到最后,肯定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很多的反思。林老师的行为可能存在过激,但是也暴露出来他的情绪管理存在问题。老师的情绪管理以及法律意识可能需要强化,关于整个社会对这场风波对这个事情的讨论可能已经结束,但是未来的还需要有所改变。
这场事情看似很小,但是参与各方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可以说是都是输家没有赢家。面对此类的事情,可能以后学生课堂上会越来越嚣张,老师也可能会显得越来越忍耐,教育局处理老师也可能会越来越果断。长此以往,我们的教育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问题,面临更多的困境,而这种困境如何解决?考验各方的耐心,也考验各方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