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鞍山,这座以钢铁闻名的城市里,一场关于“安全”的锻造工程正悄然展开。2025年,国网鞍山供电公司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年”专项行动,以“鞍心”为品牌内核,将钢铁般的意志与温情的人文关怀熔铸于安全文化建设中,着力打造“理念入心、行为规范、环境赋能”的全方位安全生态体系,为企业发展赋能,为用电安全护航。
“我承诺:严守安全红线,践行‘两个至上’!”2025年3月的春检动员会上,鞍山供电公司领导班子、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基层班组长共唱原创主题曲“‘鞍’全在我心”,铿锵的旋律与三级安全责任状的签订仪式同步进行。这场“安全文化启航仪式”,拉开了此次专项行动的序幕。
“安全不是贴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要流淌在血液里的基因。”鞍山公司安全总监赵岩介绍,专项行动以“优作风、升标准、务实效、勇争先”为工作主线,构建起理念宣贯、行为指引、环境营造、阵地创建、文化关爱、形象塑造等六大安全工程。
其中,“鞍心”知识库与文创作品征集活动收获员工投稿22件,该公司职工王海龙创作的油画《师兄弟儿》作品,以现场作业为原型,将电网设备安全要素融入艺术表达,为文化落地写下生动注脚。在红旗堡变电站,一面融合安全帽、鞍钢高炉意象的logo墙格外醒目。“这个设计由运维班员工集体创作,既象征守护电网的职责,也体现保供鞍钢的使命。”红旗堡变电运维班班长田野指着形象墙介绍。这种“员工主导、专业赋能”的共创模式,让安全文化从“要我参与”转变为“我要创造”。
“‘党员身边无违章’不是口号,而是每天早会的‘安全交底’必修课。”在220千伏魏家屯变电站,党员中心变电运维班副班长徐绯正向青年员工讲解设备巡视要点。这里“一站一特点”的安全文化墙,将操作规范与风险提示以可视化图表呈现,而在精心设计的安全角,一排排建设年安全文化手册排列整齐,里面收录的安全实践范例也成为党小组会议的“优选安全教材”。
党建与安全的深度融合,成为专项行动的鲜明特色。公司实施领导干部“十个带头干”机制,党委书记每月开展“安全有约”谈心谈话,设立“安全谈话室”,采取谈话、约谈等方式,就违章问题进行沟通、告诫和引导,有效化解员工安全思想隐患。同时开展政企联动,在鞍山市政府举办的安全宣传咨询日启动仪式上,发放用电安全知识长扇、用电安全事故警示宣传单、电力设施保护主题扑克等安全宣传品1000余件,还制作了印有“鞍心”安全文化品牌logo的环保袋、雨伞等宣传品,广泛宣传“鞍心”安全文化品牌,将品牌影响力从内部向外部延展。
为了实现安全文化长效机制,鞍山公司推行“三航工程”构建起人才培育与安全文化建设的闭环。新员工入职首课学安规、首次作业有领导监护,4名“技艺传承师”通过“鞍电心学堂”传授绝活,安全绩效更与岗位晋升直接挂钩。“现在班前会大家抢着分享风险预控心得,安全成了职业成长的‘通行证’。”立山公司青年员工郑佩雨深有感触。
2025年6月“辽亮·鞍心”品牌发布会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会上发布的《鞍心合规风险防控手册》覆盖电网建设等五大领域,其“案例库+防控网”模式被省公司列为标准化模板;带电作业展览馆VR体验区,让参观者“亲身”感受万伏电压下的规范操作;而五星供电所创建的“爱心家属墙”“安全作品展示区”,则成为周边企业的观摩样板。
“安全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形成集体潜意识。”鞍山公司总经理黄旭强调。鞍山公司以激励促进标准化提升,建成安全文化示范阵地4个,培育“无违章班组”20个,通过评选“安全管控优胜班组”“安全示范班组”“安全示范现场”“安全优秀个人”等形式让安全意识在基层扎根。今年以来,鞍山公司先后获评国网公司“平安现场”1个、“无违章”现场2个、省公司“平安现场”9个,台安县公司入选辽宁省公司主动式“无违章”试点单位。
鞍山公司将安全文化通过多形式的实践载体具象化,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实现百花齐放的安全文化建设构想。从变电站的智能警示装置到网格员手中的《客户诉求跟踪台账》,从劳模微讲堂的“安全金句”到档案编研成果里的历史镜鉴,“鞍心”品牌正以体系化的创新实践,为全省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鞍电方案”。2025年5月,鞍山公司《“鞍心”品牌为安全文化铸魂》获评国家应急管理部第五届企业安全文化最佳实践十大案例。(周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