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面向新世纪的,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课程体系与结构的改革,设置了学科课程、综合课程、选修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设立了科学等综合课程;在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积极倡导各地选择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设立的综合性科学课程该怎么教,对传统分科培养的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严峻挑战;综合性科学课程由谁来教,也给培养中小学教师为己任的师范院校带来了机遇。
这其中,重庆师范大学紧跟国家基础教育课改步伐,开创性地申报了全国首个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近20年来,科学教育本科专业不负时代厚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综合科学教师,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为了培养能够胜任中小学综合科学课程教学的优秀教师,重师精准对接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对科学教师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新要求,于2001年获批申报科学教育本科专业,成为全国首个科学教育本科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这成功开启了我国小学、初中科学教师专业化的新局面,为实现综合性科学课程由综合性科学教师担任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近20年的科学教育专业建设中,该校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多维发力,新理念、新体系、新机制,为科学教育专业的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比如,为了适应科学教育专业的强实践属性,重师创新构建了包括基础实验、科技创新实践、教育实践、科普实践、毕业论文一体化的“全程实践”教学新体系。
在大一、大二阶段,开设“基础化学实验”“基础物理学实验”“基础生物学实验”等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到了大三、大三阶段,则会更加注重“科技设计与制作”“人工智能基础”“电子技术综合设计与制作”“机器人创意设计与实践”等科技创新实践类课程,同步开展科技运动会、STEAM课程(教学)设计大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及跨学科课程整合实践能力。
在这样的分阶段递进式教学之下,该专业学生不仅能有更科学的专业学习规划,也能在丰富的实验和科创实践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成长为更专业、更全面的优秀教师。
也正因如此,该专业近年来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85%以上的毕业生从事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工作,部分毕业生先后在国家、市级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以及市级骨干教师、师德标兵、教坛新秀等称号,人才培养质量有目共睹。
20年前,为了服务国家基础教育事业,重庆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应运而生。如今,该专业已经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教育教学实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体系也进一步完善。相信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学生能获得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就业机会也将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