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园文化创新实践,传承同济大学“同舟共济”精神内核,打造具有时代特征与同济特色的文化标识体系,启动第二届“济文杯”校园文创设计大赛。本赛事聚焦“文化传承+创新转化”双轮驱动,构建“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文创孵化平台,诚邀在校师生、校友及社会创意人士共同参与,用创意点燃文化传承的星火,让同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校园IP形象设计旨在展现学校独特的风貌、文化底蕴和校园精神。参赛者可通过提取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校园景观、校训校徽等元素,或者校园生活场景、校园活动点滴等,将其融入文创设计中,以塑造出能够唤起师生和校友共鸣,同时向外展示学校特色形象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同济大学拟人形象周边(如手绘形象、毛绒公仔、主题表情包)等。
文化创意设计应当突出展现校园文化内涵,具有纪念意义或实用性。参赛者可围绕学校历史、校园特色文化标识等进行创意设计,如同济大学西迁故事、校园动植物、校园四季、食堂特色菜品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日用文具(如书签、笔记本、明信片、日历、水杯)、工艺品类(如冰箱贴、摆件、挂饰、徽章)、图案印刷品(如文化衫、围巾、丝巾、帽子、手提包)等。
科技创新设计聚焦现代科技与校园文创深度融合,为文化产品注入科技活力。鼓励参赛者从学校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等维度深度挖掘,或运用新兴科技手段,如3D打印、科研环保材料运用等,创作具有实用价值和艺术美感的文创作品(指在文创产品的物理载体和外观形象层面融入科技创新内容,不包括使用AI技术开发创作的情况),如利用实验室仪器、专业技能等元素作为设计灵感,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智能互动装置(如AR校史/建筑模型)、科技材料产品(如3D 打印可降解校园地标模型)。
■ 电子版效果图或手绘稿图片(A4幅面、300dpi 以上、JPEG 或 PDF 格式),并必须提交作品源文件(CDR或PS、AI格式),须包括作品整体图、基本外观尺寸、细节及结构表示等。效果图提供不超过5幅不同角度彩色图片,单幅图片大小不超过10 M,系列组图不超过30 M。
■ 参赛作品必须包含文字说明(《同济大学第二届“济文杯”校园文创设计作品征集表》+《作品创作说明书》),包括但不限于赛道名称、作品名称、设计理念、创意说明、材质说明等。
■ 参赛作者可跨界组队,每件作品的作者数量不超过 3 人。报名者须为该团队主要负责人和联络人。
作品征集结束后,主办单位将从文化性、实用性、创新性、工艺性等多个角度初选出20件左右入围作品。
最终参评作品将在微信公众号“青春同济”、“同济大学生”等平台进行展示,在此期间,广大网友可进行投票推荐。主办单位将成立专业评审团,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结合作品的文化意义和价值、网络传播影响力、受师生欢迎度、设计师意见等进行综合评选,确定一、二、三等奖等获奖作品并公布获奖名单。
获奖作品将陆续同步在同济文创商店(四平路校区、嘉定校区)进行实体展示与售卖,收益的一定比例将专项用于支持后续校园文创设计大赛的举办及优秀作品孵化,形成“以赛育人、以赛带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请于2025年5月7日前将“《同济大学第二届“济文杯”校园文创设计作品征集表》+《作品创作说明书》+参赛作品”一并发送至主办单位邮箱(),邮件名称以“2025济文杯+ 参赛类别+作品名称+姓名”命名。
1.所有奖金金额均为含税金额,主办单位将依法履行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义务。
“同济大学全球胜任力训练营项目”以“可持续发展与未来”为主题,以培养学生全球意识、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为目标,现开启招募30名同济大学各年级的优秀学员,赴瑞士日内瓦和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机构深入学习和实践。
通过参加联合国机构的主题讲座和工作坊,与联合国相关机构面对面互动交流,实地体验联合国机构面试和工作场景等形式,进一步了解联合国机构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机制,培养学生在国际组织实习或任职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全球胜任力。
这座汇聚35个国际组织和250余家NGO的国际和平之都,将为我们打开全球治理的实践窗口: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OECD等顶尖国际机构驻地的世界文化之都,将带来:
✓ 文化浸润体验:特别安排卢浮宫等世界级文化地标参访,感受法兰西人文魅力
1) 同济大学2025年全球胜任力训练营项目报名表.doc(必填,用中文填写即可。学生本人签字,学院外事口或学生口负责老师签字。)